高考报志愿怎么报步骤和流程?
1、登录指定网页
网上填报志愿要在省招办指定的网上进行,登录指定网页,打开浏览器,输入网报网址。指定网页一般会印制在准考证上面,或者打省招办电话咨询。
2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
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,第一次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的初始密码是身份证号码,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。考生仔细阅读网上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,了解操作流程和相关要求以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。填写住址、电话等重要信息。
3、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
考生在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时,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码,如果不修改,就会自动返回到上一步,无法继续往下操作。
4、选择批次填报志愿
进去页面之后点击“填报志愿”,按自己的成绩选择不同的批次,进行填写。
5、检查核对
要阅读屏幕上的提示信息,仔细核实显示的学校和专业是不是你想要填报的,如果不是,或出现红色字体显示的“无效院校”或“无效专业”就说明填错了代号,一定要按正确的代号更正。
6、保存志愿信息
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,点击“保存”按钮,只有点击了“保存”按钮,填报的志愿信息才会储存到网报系统中;不点击的话,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,等于没有填报志愿。每一个批次的志愿填好后,都要点击“保存”按钮,保存这个批次的志愿信息。
7、查询志愿,退出系统
把需要填报的各批次志愿全部填报完毕后,点击“查询志愿”按钮,可以全面查看各批次志愿填报情况,检查所填批次、院校、专业志愿是否完整准确,是否存在无效院校志愿或无效专业志愿。
高考报志愿的方法?
一、分高的先选学校再选专业,分低的先选专业再选学校
而分数低的情况下,好的学校基本无望,既然没有机会去选择好的学校,那么我们只能在好的专业上拼一拼,因为好多普通大学的王牌专业,在行业里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,选择这样的专业,一样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机会。
二、文科生选学校比选专业重要,理科生选专业比选学校重要
从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上就可以看出,文科可选择类别比理工科少了许多,一般就是中文语言、外语、法律、管理类等几大类,而这些门类的学习方法都差不多,那么好的学校就显得重要了。而理科生的专业非常广泛,涉及工业、农业、建筑、基础科学等,因此学生必须从自身爱好出发才能坚持探索到科学真理,也就是说,专业很重要。
三、男生专业第一学校第二,女生学校第一专业第二
由于生理和心理、性格和身体特点等不同,男生偏理科,女生偏文科,同二,男生选择专业大于选择学校,女生选择学校大于选择专业。
另一方面,社会属性造就了男生毕业后更多的是在外拼搏,那么好的专业能够带来更多的机会,更高的收入;而女生更多的是求稳,以家庭为主,很多女生以考公作为目标,那么好的学校会得到更多的认可,更容易上岸。
四、有钱家庭以学校为主,一般家庭选专业为主
家庭富裕的孩子,毕业后不着急找工作,可能会继续深造或者出国留学,好的学校带来的光芒要大于好的专业。而一般家庭就要考虑到毕业后的就业问题,那么在填报志愿时,你首先要考虑什么专业更好就业,什么专业能够拿到高薪,学校再好,如果你选择的是冷门专业,在毕业后一样不好找工作,所以对于一般家庭来说,选择仅靠自己努力就能成功的专业,其实是绝佳选择。
总的来说,没有绝对的好专业与好学校,每个学校和专业都有存在的意义,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,才是最重要的。三分考七分报,希望所有的考生都能取得一个好的成绩,考上理想的大学!
高考怎么报志愿?
这是个共性问题,高考和考研都会遇到!这个选择关乎重大,往往会影响一个人未来的职业方向和居住城市!抛开家庭考虑和个人倾向,我们客观分析一下如何理性做出选择:
①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,很多高校一直在扩招,但高考的竞争仍然很激烈。在争取个人考高分的同时,如何让分数不浪费,实现分数价值的最大化,选择的最优化!是所有家长和考生都所期望的,于是很多人就会有疑问:填报志愿时,学校,专业和城市,应该优先考虑哪一个。
一般情况下,相信绝大多数人在高考填报志愿的的时候,选择顺序会是学校>专业>城市。只因为很多和家长和考生对于大学的了解,往往源于名气,对于具体的专业等并不是特别了解,所以很自然地把学校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。
②把学校选择放在首位,某种意义上就是选择了平台,层次越高的学校基本意味着有更好的资源和更多的机会。比如从近年来各高校的就业和深造率来看,不同层次高校有非常大的不同,而且深造的院校层次有很大差别;再说就业,根据统计数据,重点高校的初次就业薪酬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普通院校;而且层次越高的学校,在申请转专业,国内外交流等各方面均有更多机会和优势。
但优先选择学校的不利之处在于:如果分数不理想,很可能无法选到好的专业,对将来的发展同样存在很大影响。虽然很多高校可以转专业,但是多少有门槛,不一定能争取到好机会。
③优先选择专业的益处在于:选择的专业一方面是自己更感兴趣,更容易把课程学好,出成果的可能性更高。其次,专业对就业的影响非常大,不同行业之间的待遇差别也非常大。对于家庭经济不好的同学来说更是如此,上大学的花费并不少,如果学的专业就业情况不理想,毕业后就可能面临极大困难。所以说优先专业某种程度上就是为未来选行业。正所谓男怕入错行,虽然现在很多同学找工作不一定专业对口,但是对于很多行业来说,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是非常必须的。
优先专业的劣势是可能是学校平台相对不高,除非所选专业在行业内比较厉害(但这样的专业一般录取分数也不会太低),否则很难把高层次学校的平台优势比下去。但是如果在相差不大的不同层次高校之间,比如末流的985高校和中上的211高校的优势专业间选择,最好还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多考虑一下。
④优先城市的同学一般可能有以下几种考虑:一是喜欢某个城市,没有别的理由;二是与该城市有某种特殊关系,比如该城市有自己的亲人或者恋人;三是出于生活环境,生活成本的考虑,比如一线城市生活水准相对较高,对部分同学来说比较难以承受;四是希望城市能给自己带来更多机会,以选择经济文化发达的大城市为主。选择城市谈不上优劣,更多是跟着个人的感受来走,这样的同学大多没有其他方面的负担,相比较而言,这部分同学家庭条件多半比较优越,不用为将来发展操心,当然这部分同学一般也比较有主见,发展也多半不差!
当然,填报志愿还涉及较多其他因素,需要家长和考生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考虑。不过正常情况下,特别是分数能够够到一定层次高校的情况下,还是建议优先学校,其次是专业,城市作为一个参考因素,如果分数不是特别理想,还是建议在同层次高校里优先选择专业。
高考志愿怎么确定报好了?
确定高考志愿其实是一个需要仔细考虑和权衡的过程。以下是一些确定高考志愿的步骤和建议:
1. 研究专业和职业:了解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、就业前景、发展趋势以及所需技能和兴趣。考虑自己的兴趣、个人特长、未来职业规划等因素,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。
2. 定位高校:研究感兴趣专业的相关高校,对比不同高校的专业设置、师资力量、实践机会、校园文化等方面。考虑高校的声誉和排名、地理位置、学校的发展优势等。
3. 参观招生咨询会、学校开放日等活动,向相关专业的教师、学生咨询,了解更多关于专业和学校的信息。
4. 考虑分数和录取难度:了解自己的高考成绩和排名情况,参考往年录取分数线和所报专业的竞争情况,对于自己能否被录取有一个合理的估计。
5. 制定备选方案:根据自己的志愿调剂情况,制定备选方案,从高到低逐渐填报志愿。可以考虑设置一些备用志愿,以防前几个志愿无法被录取。
6. 与家人、老师沟通:与家人和老师进行充分的沟通,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。他们可能有更多的经验和了解,能够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决策。
7. 自我评估与决策:最终,要结合自己的兴趣、目标、能力和背景,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。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,确定最终的高考志愿并按时提交。
请记住,高考志愿的确定是一个个人化的过程,要综合考虑个人的兴趣、潜力、目标等因素。同时,也要有备选方案和开放的心态,因为志愿可能会因各种因素而有所变动。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的选择,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。祝您成功确定并报好合适的高考志愿!